空气绝缘型母线槽是一种用于供配电系统的高效、安全、节能的输电设备,适用于交流三相四线制、三相五线制,频率50-60Hz,额定电压至660V,额定工作电流250-5000A的系统,广泛应用于现代化的车间、厂房、高层建筑、电力电网、轨道交通等场所。
其内部采用分离空气绝缘方式,使相间的安全净距和爬电距离远大于国家标准要求,设备内部相间绝缘体采用高强度的环氧树脂绝缘材料,有效提高了母线槽的抗动、热稳定能力,满足各种极d条件下的稳定运行。母线导体选用含铜99.99%以上的电解铜,外表采用聚脂绝缘薄膜缠绕,再用PVC热缩套管收缩处理,绝缘性能显著增强。相间及外壳间用阻燃绝缘块间隔,组装在封闭接地良好的金属外壳里,电气和机械性能稳定。外壳采用弯板一次成型波纹结构,体积小、外形美观大方,增强了机械强度载荷能力。
空气绝缘型母线槽的保存方法需综合考虑环境因素、防护措施及定期检查,以确保其电气性能和结构完整性不受影响。以下是具体保存方法及注意事项:
一、环境要求
温度控制
适宜范围:保存环境温度应保持在-5℃~40℃之间,避免极d高温或低温导致母线槽材料变形或绝缘性能下降。
极d情况处理:若长期处于低温环境(如北方冬季),需提前将母线槽移至室内预热至室温后再安装;高温环境(如夏季仓库)需加强通风或使用降温设备。
湿度控制
湿度上限:相对湿度应≤70%,避免凝露或潮湿导致绝缘层受潮、金属部件锈蚀。
防潮措施:
在潮湿地区或梅雨季节,仓库内可放置干燥剂(如硅胶)或使用除湿机。
母线槽底部垫高10~15cm,避免直接接触地面水分。
定期检查母线槽表面是否有水渍,及时擦拭干净。
通风与清洁
通风要求:保存场所应通风良好,避免积尘或腐蚀性气体(如酸雾、盐雾)聚集。
清洁措施:
定期清扫仓库地面和货架,避免灰尘堆积。
母线槽表面可用干燥软布擦拭,禁止使用湿布或化学溶剂(可能腐蚀绝缘层或金属外壳)。
二、物理防护
防机械损伤
堆放规范:
母线槽应水平放置在平整货架上,避免倾斜或悬空。
堆放高度不超过3层,且每层之间用木板或泡沫板隔开,防止挤压变形。
禁止在母线槽上堆放重物或尖锐物品。
运输防护:
搬运时使用专用吊具或叉车,避免拖拽或剧烈碰撞。
运输车辆需配备防震垫,减少颠簸对母线槽的影响。
防腐蚀措施
金属部件保护:
若母线槽外壳为镀锌钢板或铝合金,需检查表面镀层是否完整,如有破损需及时补涂防锈漆。
长期保存时,可在金属表面涂抹一层薄薄的防锈油(如矿物油)。
绝缘层保护:
避免母线槽接触油污、化学溶剂或腐蚀性液体。
若绝缘层为环氧树脂或聚酯薄膜,需防止阳光直射导致老化。
三、电气性能维护
绝缘电阻检测
检测周期:长期保存的母线槽需每6个月检测一次绝缘电阻,使用500V兆欧表测量相间及对地绝缘电阻。
合格标准:绝缘电阻值应≥0.5MΩ(环境温度20℃时),若低于此值需干燥处理或联系厂家检修。
干燥处理
受潮处理:若母线槽因受潮导致绝缘电阻下降,需将其移至干燥通风处自然晾干,或使用热风循环烘箱(温度≤60℃)烘干4~6小时。
禁止操作:禁止使用明火或高温烘烤,以免损坏绝缘层或引发火灾。
四、标识与记录管理
标识清晰
在母线槽两端或明显位置粘贴标签,注明型号、规格、生产日期、保存期限等信息。
对已检测的母线槽标注检测日期和结果,便于追踪管理。
保存记录
建立母线槽保存台账,记录入库时间、检测记录、维护措施等信息。
若母线槽需长期保存(超过1年),需制定定期巡检计划,确保其状态可控。
五、特殊场景处理
长期停用后的启用前检查
重新启用前需全面检查母线槽外观、绝缘电阻及连接部件紧固性,确认无误后方可投入使用。
若保存期间环境恶劣(如洪水、地震),需联系厂家进行专业检测。
定制化保存方案
对特殊规格或高价值母线槽,可与厂家协商定制保存方案(如充氮保护、真空包装等)。
