空气式母线槽是一种通过空气进行散热的电力导电系统。其原理是通过导体与空气之间的直接接触,使电流通过空气进行传递,从而实现电力输送。导体通常采用铜制或铝制材料,具有良好的导电性能。同时,每个导体单元之间通过绝缘材料隔离,以确保正常工作时不会发生短路现象。
空气式母线槽具有轻量化、绝缘性好、防撞性能强和密封性高等优点。内部采用低密度的聚氨酯泡沫支撑,使得整个母线槽质量很轻,便于运输和安装。密闭空间和聚氨酯泡沫都具有很高的绝缘能力,可以有效隔离电磁场,满足对母线电路绝缘的要求。内部采用蜂窝状的泡沫支撑,对物体碰撞具有较强的缓冲和吸能,可以有效抵御外界撞击而对母线无损害。采用压缩空气对密闭的母线槽内部进行加压充气,可以实现较高的气密性,防止水、湿气、灰尘等进入。
空气式母线槽的保养需围绕防尘防潮、定期紧固、温度监控、清洁维护及专业检修展开,以下是具体保养方法及分析:
一、基础环境管理
防尘防潮
措施:存放时避免室外堆放,防止阳光直射和雨水侵蚀;运行环境湿度需控制在70%以下,潮湿场所可安装除湿机或加强通风。
原理:灰尘和潮气会降低绝缘性能,引发短路或爬电风险,尤其需关注穿墙、穿楼板部位的防水处理。
防机械损伤
措施:避免堆砌存储,防止外壳变形;运输和安装时轻拿轻放,避免碰撞导致外壳破损。
原理:外壳损伤会降低防护等级,使内部导体暴露于灰尘和潮气中。
二、定期紧固与检查
螺栓紧固
周期:安装后6个月内检查接头连接螺栓(力矩65N·m~70N·m)及固定支架螺栓;1年后全面检查,之后每3年彻d检查。
工具:使用扭矩扳手按标准力矩拧紧,防止松动导致接触电阻增大、发热甚至火灾。
案例:某工厂因未定期紧固螺栓,导致母线槽接头过热引发火灾,造成重大损失。
运行参数监控
负载电流:检查总负载电流不超过设计电流和主母线槽额定电流,避免长期过载运行。
温度监控:每年检测接头温升,按GB7251标准不超过70K(环境温度40℃时);使用红外热成像仪检测温度分布,局部异常升温(超正常运行温度20℃以上)需及时排查。
三、清洁与维护
表面清洁
周期:每季度用软刷子、真空吸尘器或棉布清理表面灰尘;顽固污渍可用温和清洁剂擦拭,避免腐蚀外壳。
原理:灰尘积聚会影响散热,导致内部温度升高,降低载流能力。
散热通道清理
周期:每季度深度清理散热孔或散热片,确保空气流通。
原理:散热不良会加速绝缘材料老化,增加故障风险。
四、专业检修与故障处理
停电检修
流程:检修前完q切断电源,用万用电表测量导电体无电压后进行操作。
内容:检查连接器夹紧力矩、表面清洁情况;检查零部件缺损、锈蚀及支架弹簧弹力;检测绝缘电阻并记录存档。
故障排查
绝缘故障:若发现绝缘击穿或相间接地,分段拆除并用耐压测试仪检查,更换受损部件或重新绝缘包覆。
过载故障:调整负载分配,必要时更换更大规格母线槽。
接触不良:插接箱未插紧或插脚氧化时,需重新插紧或清理氧化层。
五、特殊场景维护
高温潮湿环境
措施:密集型母线槽需重点监测绝缘材料老化、开裂情况;表面涂刷专用防护漆提升耐用性。
案例:某化工厂因未对潮湿环境母线槽进行防腐处理,导致绝缘层快速老化,引发短路事故。
户外应用
措施:选择IP54及以上防护等级产品,定期进行防水性能测试(如淋水试验);检查穿墙套管或防火封堵材料是否完好。
六、维护记录与总结
记录内容:维护时间、人员、部位、工作内容、发现问题及处理结果。
定期总结:每季度或半年分析维护数据,如温度监测趋势,优化负载分配或散热系统。